首页
品牌传播网
您现在的位置:品牌传播网 > 热点要闻 > 正文

为什么说四川是红军长征的“决胜之地”?

2025-07-11 15:25   浏览量:16135   来源:品牌传播网

  李后强: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成都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二级教授、电子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

  2025年是中央红军入川90周年。2017年出版的《红军长征在四川》(修订版)指出,自党中央率红一方面军从1935年1月进入四川,到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1936年8月走出雪山草地离开四川,红军三大主力长征期间在四川境内转战一年零八个月,总里程达到2.1万里,翻越67个垭口海拔4000米以上雪山,全省69个县(区)(最新72个)留下了红军的足迹。此书课题组从多个方面概括了四川在红军长征中的地位和作用:四川是红军长征三大主力经过地域很广、行程很远、时间很久的省区;四川是革命战略重心由南向北转移很关键的地区;四川是党中央在长征途中召开会议很多的省区;四川是长征中发生重要战斗战役很多的省区;四川是红军长征中经历自然条件十分恶劣的省区;四川是红军长征中开展民族工作很频繁、成效很显著的省区;四川是为红军长征提供人力、物力很多的省区;四川是党中央和广大红军指战员同张国焘分裂活动斗争很尖锐、很激烈的地方。重要战役如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等发生在四川或交界处。阿坝州建立了全国唯一的红军长征纪念总碑,说明中央认可四川在长征历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和多方面的关键贡献。那么如何定位四川在红军长征中的功能与作用?学界认为,四川应该是红军长征“决胜之地”。

  (战略地位突出,战场转折密集

  1. 重要战役集中地。在长征途中,中央红军经历的8场关键战役(如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等)中,有5场发生在四川或川滇、川康交界处。这些战役是红军摆脱国民党围追堵截、实现战略转移的转折点。例如,四渡赤水战役通过灵活机动的战术,成功调动敌军,为红军赢得主动权。

  2. 地理枢纽作用。四川地处西南腹地,是红军从南方转战北上的必经通道。中央红军从贵州进入四川古蔺后,通过赤水河、金沙江、大渡河等天险,最终打开北上通道,为后续会师奠定基础。

  (长征历程最艰苦卓绝

  1. 自然条件极端恶劣。红军在四川翻越67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如夹金山、党岭雪山),穿越荒无人烟的草地,行程达2.1万里。例如,翻越党岭雪山时,红军战士在极端严寒中仍坚守革命信念,用生命诠释了长征精神。

  2.转战时间最长。红军三大主力在四川境内转战时间长达1年零8个月,覆盖全省10个市州、72个县(区),转战地域达30余万平方公里,是长征途经省份中历时最久、地域最广的。

  (民族政策与群众支持的典范

  1. 民族团结的里程碑。红军在四川凉山与彝族首领小叶丹“歃血为盟”,成功通过彝区,成为民族团结的典范。这一事件不仅保障了红军行军安全,也为党的民族政策积累了宝贵经验。

  2. 物资与人力支撑。四川各族人民在极端贫困的条件下,为红军提供粮食、衣物和兵员支持。例如,阿坝州20万人口承担了支援10万红军的任务,甘孜藏区群众帮助红军筹集物资,9万巴蜀儿女牺牲于长征途中。据马尔康红军长征纪念馆展示的史料记载:马尔康及周边地区,支援红军粮食2000万斤、各类牲畜20多万头。

  (精神象征与历史认可

  1. 长征精神的集中体现。四川的雪山草地、激流险滩成为红军坚韧意志的试炼场。红军战士在绝境中坚守信仰,如党岭雪山战士牺牲前高举党费、泸定桥22勇士飞夺铁索等事迹,成为长征精神的具象化表达。

  2. 中央权威认证。全国唯一的红军长征纪念总碑矗立于四川松潘川主寺镇,由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建立,明确肯定了四川在长征中的核心地位。

  总之,四川不仅是红军长征的地理枢纽和战略转折点,更是精神力量的源泉之一。其艰险的自然环境、复杂的民族关系、军民一心的支援,共同铸就了长征的胜利基础。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四川正是这一精神的伟大实践地。因此,可以说四川是红军长征的“决胜之地”!

分享到:
65.1K

上一篇:‍‍一颗广东荔枝的“全球旅行”:科技激活硬核“荔”量
下一篇:盛唐葡萄酒2025《蓬莱海岸葡萄酒产区课程》广州站再次开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