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品牌传播网
您现在的位置:品牌传播网 > 文化艺术 > 正文

当情感成为商品,我们会付出何种代价?

2020-07-28 13:43   浏览量:13444   来源:新京报

  现代服务业兴起,与人打交道的工作,越来越多地取代了与机器互动的工作。情感像体力一样,成为一种资本要素,成为可批量生产的商品。原本从属于私人生活的个人情感,正在经历一场商业化的转型。

  什么是情感劳动?在私人生活与公共生活中,情感劳动分别是如何运作的?当情感成为商品,我们会获得什么又会付出何种代价?霍克希尔德极具洞察力的研究,为我们揭露出这个人类情感日益商业化的世界,也为我们理解这一仍在延续的趋势提供启示。

  《心灵的整饰:人类情感的商业化》,[美]阿莉·拉塞尔·霍克希尔德著,成伯清、淡卫军、王佳鹏译,上海三联书店,2020年1月。

  情感,这一原本私人的东西,如今正在逐步商业化。

  早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社会学家赖特·米尔斯在观察白领群体时,就敏锐地捕捉到这一趋势。他将之描述为一个正在兴起的“人格市场”:从前,工厂里的劳动力,用自己的时间、体力换取工资;如今,服务业中的雇员,不仅要付出时间和精力,还要出售自己的人格,以挣得薪水。在人格市场中,一个微笑、一句问候,一种情绪状态,都成为可以且需要批量生产的商品。

  受米尔斯的启发,霍克希尔德进一步探究了人格市场的具体运作,提出“情感劳动”这一概念。她发现了被米尔斯忽视的部分,即主动的情感劳动。

  在私人生活层面,人们常常主动地整饰自己的情感。比如,在聚会中,表现出快乐的情绪;在葬礼上,流露出悲伤的神情;即使我们真实的感受可能并非如此。在“真实的感受”与“应该有的感受” 之间,往往存在着张力,这就是情感工作运转的地带。关系越是深入,越是需要情感工作。家庭被视为一个避难所,允许更多自然情感的流露,但情感的表达依然需要遵守各种既定的文化规范,且对情感义务的要求更多,在这里,情感工作的强度可能更高。

  在私人生活中,我们时常通过刻意激发的喜悦、伪装出的兴趣、抑制住的沮丧等等整饰过的情感,进行情感的付出与偿还。情感作为一种礼物被交换,维系彼此间的关系。

  无论是在私人生活,还是在公共生活中,我们都或多或少需要管理自己的情感。然而,在这两个世界中,情感劳动有着截然不同的意味。前者,往往是一种相对平等的、可以自由协商的交换;后者,则更多是一种不平等的、被操纵和管控的付出。

  需要注意的是,就职业而言,并不是所有的工作都是“情感劳动”。霍克希尔德指出,这种类型的工作一般具有三个特征:“首先,它们需要与公众进行面对面或是声音相闻的接触。其次,它们要求劳动者在其他人身上催生出一种情感状态。第三,它们能使雇主通过培训和监督,对雇员的情感活动予以一定程度的控制”。最典型的如空乘人员,这也是本书作为个案深入观察研究的对象。

  依靠情感劳动为生的人,个人人格被公司征用,被程式化、标准化,且难以逃避,个人情感从属于商业逻辑。他们会面临这样的问题:自我如何与工作角色保持真正的认同?是否一个人可以是“虚假的”?如何在伪装的感情之下,维持自尊?当情感成为工具,成为制造利润的商品,代价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劳动者与自我的疏离。

  当然,情感劳动也有其益处。现代社会,是一个陌生人的社会,我们期望为我们提供服务的人,情绪是稳定的、可预期的,期望得到礼貌友善的对待。

  霍克希尔德无意批判情感劳动本身。她认为,情感劳动的代价问题,关键在于起到根本性作用的报酬系统。当劳动者的情感成为资本,它到底是谁的资本?劳动者在情感劳动中付出的代价,在多大程度上会得到机构的承认?

  当人类情感的商业化越来越常见,我们也越来越长擅长识别这种批量制造出的情感。作为一种文化回应,“本真性”再度得到推崇,我们赞美那些自然流露的感情、那些未被管理的感受,因为它们是如此稀有。

  《心灵的整饰》于1983年首次出版,成为情感社会学领域的奠基之作。霍克希尔德极具洞察力的研究,为我们揭示了这个人类情感日益商业化

分享到:
65.1K

上一篇:当情感成为商品,我们会付出何种代价?
下一篇:青岛啤酒跨入“千亿市值俱乐部” 市值创历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