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品牌传播网
您现在的位置:品牌传播网 > 品牌建设 > 正文

小米公司最大的软肋是什么

2018-05-23 16:04   浏览量:12204   来源: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微信公众号kopleader)专栏作家 马继华

  对于小米来说,花钱消灾才是正道。规规矩矩交钱,堂堂正正做公司,小米才有未来。面对众多低空盘旋的专利猎鹰们的怒吼,小米真的还能把头扎在沙子堆里苟活吗?

  小米要上市了,据说已经是额手相庆,千名员工要财务自由。不过,在很多内行人看来,这也许才是小米成为众矢之的且盛极而衰的开始。

  不管怎么说,小米是成功的,手机卖得不错,还形成了一系列的米系列智能化产品,但是,小米却也不得不顶着巨大的压力,甚至于,在小米上市的路上,已经有太多的“专利”猎手张弓以待,有的已经射出了怒吼的响箭。

  小米的高成长始终伴随着专利费拒付的争议

  对于小米自身来讲,性价比是一大优势,这也是其喊出利润永远不会高于5%的信心所在,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这种所谓的性价比,一方面是建立在质量无法得到提升基础之上,另一方面是因为小米长期行走在专利授权阳光大道的绿化带里。

  作为一家后起的通信行业终端企业,不可避免的就是专利壁垒。与其前辈相比,无论如何是没有办法相提并论的,在只相信实力的专利江湖中,要想生存下来着实不易。所以,我们也看到,联想为了专利突围,巨资收购被谷歌转手过来的摩托罗拉,诺基亚虽然终端日落西山但仅仅靠收取专利费也依然可以撑着。

  小米是个例外,这些年活的很滋润,好像专利授权是别人家的事情一样。根据小米的招股书,2017年小米手机部分的收入为806亿元,而向外付出的知识产权费用为34亿元,占收入比是4.2%。这个数字看起来不少,但实际上却大大低于行业水准。

  据相关专业人士透露,小米这种类型的智能终端公司,单台手机的专利费率一般会占到售价的8-10%,小米4.2%的专利费支出简直“神一样”的存在。比如,有报道指出,魅族曾透露,一台400美元价格的魅族手机就要支付120美元的知识产权费用。

  可见,知识产权费已经成为行业中很重要的成本来源,谁也躲不开。在知识产权这个领域,先发优势非常重要,后来者不可能不使用行业巨头多年积累起来的成熟技术,为研发者付费也天经地义。作为一家比魅族起步还要晚的手机企业,小米凭什么就不用掏钱?

  更为耐人寻味的是,小米目前只向高通支付了一定的专利费,而事实上,小米根本躲不开其他的行业巨头。以业界的4G标准必用专利为例,除了高通,爱立信、华为、诺基亚、三星等几十家公司都拥有核心专利,小米要在智能手机市场上混,就一个都不能少,可这些公司却几乎没有收到过来自小米的一分钱。

  小米用尽全力也无法弥补专利短板,申请与购买都是杯水车薪

  有人可能说,小米有钱有能力,所以这些技术都“自研”成功了。这完全是开玩笑,技术是逐步发展起来的,不可能一蹴而就,再有钱也需要长期的积累,更何况,即便有研发实力和投入的能力,完全自己重新走一遍也并不合算,且会失去市场机会,没有一个科技傻子会这样做。

  事实上,小米不仅不会这样“自研”,也根本没有能力自研一遍。根据小米招股书显示,2017年小米的研发投入为32亿元,仅占总收入的2.79%,与竞争对手华为相比,小米的研发投入只占到华为的3.57%。这是什么概念?华为一年的研发投入相当于小米30年,而小米才成立不到十年。

  专利是需要真金白银的,不管是苹果,还是三星华为爱立信,也包括国内的酷派联想,专利都是靠大笔的资金、大量的人力长期积累的结果。以小米这样的研发投入,即便有神助,也不可能拥有与行业巨头们对等的专利资源,对外净付出专利费数额理应不少。

  不过,我们也看到了,小米专利不多,专利质量不高,但对外付出的专利费却极少,在连苹果都要向华为付费的情况下却能“一毛不拔”,三星华为爱立信等都对其“毫无办法”,这绝对匪夷所思。

  最近这些年,小米开启了疯狂的申请专利与购买专利行动。据雷军对外宣称的,小米专利总数有望突破1万件。这期间,小米2012年申请专利257项,2013年申请643项,申请专利数逐渐提升。2015年10月,小米收购了博通公司31件无线通信专利;2016年2月,小米又从英特尔购买了332件美国专利,据说涵盖“储存管理、控制逻辑、序列编码、电脑封装、手持终端、线路板”等诸多领域;2016年6月,小米又从微软手中购买1500件专利。2017年,小米从诺基亚手中购买专利。如此恶补,让小米成为了专利市场的大买家。

  小米总裁林斌说,小米专利,只为防御。不过,即便小米花钱买到了很多专利,也积极去申请,但作为整个市场的后来者,且研发资源严重投入不足,专利上的实力显然无法与巨头们相提并论,不掏专利费根本就不现实。

  所以,很多人认为,小米之所以坚持不为专利付费,理由只有一个,小米使用了“厚脸皮”战术,除了必须买芯片的高通不得不应付之外,其他的公司能躲就躲能拖就拖,反正就是不给钱。对于小米来说,这种战术显然有效,用时间换空间,等到某些公司垮掉了就不用交了,等到自己真的有钱了可以多买一些专利来抵消专利弱势。

  风险敞口越来越大,众多专利诉讼可能让小米瞬间经营归零

  躲得过初一,却不一定能躲得过十五。不上市的小米是可以暂时“耍赖”的,不出国销售的小米也是可以侥幸“避祸”的,可现在的小米既要上市,又要出海,风险可想而知,甚至,这就是送给其他科技公司和专利流氓的大餐。

  小米面临两难:专利问题不解决,小米不可能成功出海,而要解决专利问题,利润空间和估值就会大大下降。中美贸易谈判中,再一次就知识产权保护达成协议,中国的相关法律也在不断完善和强化。也就是说,小米以后即便不出海,只是把销售局限在中国大陆的本土市场,知识产权这个头顶上的达摩克里斯之剑也可能随时落下来。

  我们已经看到,只要是巨头们认真起来,小米就很难应付。2014年12月11日,因其涉嫌侵犯爱立信所拥有的ARM、EDGE等相关技术8项专利,小米在印度被爱立信诉至德里高等法院,爱立信提出的“临时禁令”获得支持,禁止小米侵权产品入境,后来小米不得不以每台预缴10元人民币以上的提存才在印度市场生存下来。2015年11月19日,美观专利流氓BlueSpike起诉小米大量产品侵犯专利,牵连到在美国市场销售小米产品的海淘平台TOMTOP。2016年小米被General Access Solutions, Ltd. 起诉,2017年被Sportbrain Holdings LLC起诉。

  要知道,一般来说,美国主流手机公司每年都要在美国被诉20次以上,如果小米进入美国市场,一定会成为专利诉讼的好靶子。随着小米手机销量的提升以及更多的尝试走向欧美市场,小米面临的专利诉讼将会成为常态,应接不暇的背后就是巨大的经营风险。

  在国内,知识产品保护的力度越来越大,也一定会有更多的公司想小米开火。目前,酷派已经亿涉及6起专利侵权将小米告上了法庭。我们可以预计,如果小米不正视专利弱点,不去主动与主要的科技公司达成双方可接受的专利费用支付协议,包括三星、ZTE和华为在内的科技巨头都可能使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到那时,小米陷入到全面被禁售或者不得不支付巨额罚款的被动局面都是有可能的。

  大公司要有大公司的作为,耍流氓只可以是创业初期的成长策略。现在,小米已经是外部认可的估值数百亿美元的智能硬件公司,不能不爱惜自己的羽毛,因为,一旦羽毛被剪断了,长得再肥大,也只能成为别人案板上的肉。

  对于小米来说,花钱消灾才是正道。规规矩矩交钱,堂堂正正做公司,小米才有未来。面对众多低空盘旋的专利猎鹰们的怒吼,小米真的还能把头扎在沙子堆里苟活吗?

  (本文作者介绍:达睿咨询创始人,首席分析师)

分享到:
65.1K

上一篇:瑞幸起诉星巴克,揭了“黑幕”还是为了“贴金”
下一篇:金堂县人大常委会做好专题询问推进食品安全创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