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品牌传播网
您现在的位置:品牌传播网 > 热点要闻 > 正文

严格支付机构市场准入和监管 未来会产生三个“必须”

2016-05-27 13:51   浏览量:11763   来源:亿立方资讯网

  五年前的5月7日,有一批企业焦急地等待“放榜”,在央妈(中国人民银行)那里,他们还是“野孩子”,只有获得央妈发的牌照,才能从“野孩子”蜕变为“正规军”。作为互联网金融时代下的产物,在当时,第三方支付意味着创新、开拓和无限美好的未来,几乎只用了1-2年时间,便超越了之前银行、银联等几十年的创新。

  此后,每一批第三方支付牌照的发放,都引人瞩目,尤其是前几批牌照,都要经历几番波折,哪几家支付企业会拿牌、会拿到哪些业务类型、何时发放牌照、发几张……在没有尘埃落定之前,这一切都成了津津乐道的话题。可是,后来就不一样了,谁家能拿到牌照慢慢被“漠视”,映入眼帘的名单中,没几家是响当当的名字,而且名单也越来越长,似乎,只要从事这个行业就可以拿到牌照。自2011年5月份首次发放第三方支付牌照以来,央行迄今已发出了8批共270张支付牌照。

  原以为牌照的发放会对这个行业产生有力的监管,但从这几年这个行业的运行轨迹来看,事实并非如此。以最接地气的预付卡为例,几乎每个市民都有那么几张预付卡,不需要上网,多种渠道可以用,老年人也会用,大家都觉得很方便。可预付卡企业倒闭、跑路的消息却屡见报端。2015年上海畅购卡倒闭,当我到达畅购总部办公室时,里面凌乱不堪,一些头发花白、戴着老花眼镜的老年持卡人正在仔细查看墙上贴着的退卡启事,有的不会用手机拍照的老年人还让我帮忙把这些内容拍下来,说“拍回去让孩子看,去把手里的卡退了”,金额从几百元到几万元不等。虽说和P2P平台跑路带来的倾家荡产损失相比,预付卡的损失算是小的,但这其中隐藏的风险也不言而喻。畅购有了接盘侠,才能让持卡人挽回部分损失,但这毕竟只是少数,大多数情况,持卡人只能抱着所谓的希望苦苦等待,最终等回的是“打水漂”的结果。

  随着我国互联网产业的发展,第三方支付所负担的资金量急剧增大,资金停留在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时间也相应拉长,第三方支付企业在规模这么大的资金和充足的时间面前想“干点什么”的可行性越来越大。不少第三方支付企业也意识到,仅仅作为第三方的通道,并没有太大的价值,真正的价值在于这些机构拥有了海量的数据和庞大的客户、行业关系网后,如何将手中的资源变现。转型的内容离不开“互联网金融”“理财”“金融服务”这几个关键词,先是提供最基础的支付服务,然后为企业账户提供行业账户解决方案,随后不少机构开始推行与消费信贷相关的产品,积极开拓消费场景,再植入多品类的理财产品。

  在大量的沉淀资金面前,谁能“坐怀不乱”,由此也导致了乱象丛生,不少机构在持牌后并未开展业务,空占牌照资源,更有一些机构因经营不规范导致盗刷账户事件频发。此外,虚假商户、资金二清,甚至挪用客户备付金等情况也屡见不鲜,这些情况连央妈也看不下去了。于是,各种监管意见、政策频频出台,比如要求第三方支付回归“通道业务”、吊销支付牌照、对收单和预付卡市场大规模排查整顿,一系列措施与首批支付牌照“续牌”狭路相逢,由此业内人士预言将引发深层次行业洗牌。

  严格支付机构市场准入和监管,表达了收紧支付牌照的态度,明确了对于业务许可存续期间未实质开展过支付业务、长期连续停止开展支付业务、客户备付金管理存在较大风险隐患的机构,不予续牌。而另一份文件《非银行支付机构自律管理评价实施办法(试行)》也明确,如果多次出现D、E类评级,将被暂停支付业务,直至注销牌照。

  五年前央妈是一种鼓励的态度,所以发了很多牌照。但是随着互联网领域的变化,第三方支付也暴露了许多风险,因此今后五年的策略可能是很严的方式。

  未来,会产生三个“必须”,一是牌照控制是必须的,对于牌照的数量控制是监管的重要方面,控制牌照能提升门槛。当然,数量控制并不能完全遏制违规,由此也产生了第二个“必须”,多种监管方式并重是必须的,现在央行正在对监管方式进行改革,比如网络银联模式、分类监管模式、评级模式、退出机制等,只有这些方式可能并重,才能够有效遏制第三方支付的市场乱象。

  监管并非遏制第三方支付,因此第三个“必须”就是第三方支付企业转型是必须的,现在的政策实际上是鼓励多元化的,牌照收回会让牌照的含金量更高,带来影响就是加速行业收购或者兼并,优质的公司或者说具备比较好的客户基础、转型能力的公司价值一定会凸显。

分享到:
65.1K

上一篇:加强预付式消费的监管 提高无理由退货门槛
下一篇:跨境电商新政获得一年“缓刑” 未来将迎大洗牌